Thursday, 29 February 2024

阅读接力计划2024 - 阅读小分享

《阅读接力计划 2024


为了要培养阅读习惯而开启的计划,

暂时迈入了第三个年头。


每年初,

我都不会设下任何的阅读目标。

读几本书取决于闲暇与琐碎的时间,读什么书取决于当下想探讨些什么。

写什么阅读分享文,

取决于有感觉的或是个人觉得有用的内容。



ISBN:978-957-741-260-7
作者:桦泽紫苑
译者:赖郁婷
F10.24.01


ISBN:978-957-333-553-5
作者:东野圭吾
译者:王蕴洁
F09.24.01


及时道谢、道歉、道爱、道别,不负此生》

ISBN:978-626-358-164-7
作者:郭宪鸿(小冬瓜)
F13.24.01

ISBN:978-983-169-195-3
作者:冯以量
F07.24.01


ISBN:978-752-170-943-8
作者:樊登
K01.24.01


ISBN:978-752-172-647-3
作者:博多.舍菲尔
译者:文燚
F15.24.01


ISBN:978-983-169-347-6
作者:孝恩辅导与咨商团队
K17.24.01



ISBN:978-986-134-445-4
作者: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Caroline Bankler, Navid Modiri
译者:郭腾坚
F20.24.01


ISBN:978-986-133-627-5
作者:小川糸
译者:王蕴洁
K19.24.01


Will My Cat Eat My Eyeballs?

ISBN:978-986-510-176-3
作者:Caitlin Doughty
译者:林师祺
F21.24.01


ISBN:978-957-847-245-7
作者:UCC咖啡博物馆
译者:许郁文
K22.24.01


创作全见:完整十集剧本&幕后导读访谈记事》

ISBN:978-986-344-644-6
作者:吕莳媛、公共电视
F23.24.01


ISBN:978-957-327-776-7
作者:吴若权
K28.24.01


ISBN:978-629-474-041-9
作者:李语希
F32.24.01


ISBN:978-629-474-039-6
作者:农夫
绘者:农夫
K31.24.01



ISBN:978-626-733-661-8
作者:苏瑞铭
F33.24.01


ISBN:978-755-703-124-4
作者:法医秦明
K24.24.01



ISBN:978-755-613-245-4
作者:林行瑞
F36.24.01


ISBN:978-986-506-888-2
作者:何权峰
F37.24.01


ISBN:978-626-374-512-4
作者:James Norbury
译者:郑焕升
F39.24.01


ISBN:978-751-439-812-0
作者:阿果
绘者:阿果
F41.24.01



ISBN:978-754-427-698-6
作者:Tara Westover
译者:任爱红
F11.24.01



ISBN:978-957-329-668-3
作者:黄大米
F43.24.01





ISBN:978-626-355-615-7
作者:吴淡如
K34.24.01




ISBN:978-754-116-919-9
作者:小川糸
译者:王盈盈
K46.24.01



ISBN:978-967-294-943-5
作者:赖昭宏
F45.24.01



ISBN:978-751-394-127-3
作者:刘润
K14.24.01



ISBN:978-752-073-468-4
作者:桑原晃弥
译者:张慧
K47.24.01




ISBN:978-626-353-902-0
作者:雪儿Cher
F48.24.01



----------------------

#阅读接力计划2024  #阅读接力计划2023  #阅读接力计划2022 

#微光windf  #微光windf



《最高学以致用法》


阅读接力计划2024

第一本

《最高学以致用法》

 

ISBN978-957-741-260-7
作者:桦泽紫苑
译者:赖郁婷

 F10.24.01


 输入会改变大脑的世界;

输出会改变真实的世界。

 

“......”:文字摘自书本

 

人们一直以为,

输入会让自己有所成长。

殊不知单单仅靠输入,

其实并未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无论输入量有多大,只要没有输出,

就不会成为我们的记忆,并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真正与自我成长成正比的,

其实是输出量。

 

当然,

要先输入,才能输出,

但其黄金比列应该是37

比起输入,

花将近两倍的时间做出输出才能让自己在现实世界里不断成长。

不停反复输入和输出,达成自我成长的目的,

这现象称为“成长的螺旋梯法则”。

还想要在自我成长里填加一些有效的“营养”,

那就必须在下一次输入前,

得到反馈。

 

通过反馈,

如:重新检视、反省、改善、修正方向、细部调整、探究原因等,

可以导正自己的行为方向,让自己更进步和成长。

而如果没有反馈的话,

同样的事情将不断发生,那就只是在原地打转而已。

 

输入 → 输出 → 反馈

 

此书将会着重在“输出”,

透过说、写与行动等实际活动,

80个简单的方法促成自我成长。

 

说 (Talk

说话是输出的一种,

是人与人交流时不可避免的互动。

人们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同时也接受别人想要传达的信息与情报。


麦拉宾法则 (The Rule of Mehrabian)

7% 语言情报 (内容)

38% 听觉情报 (声调、特色、方式)

55% 视觉情报 (仪态、表情、视线、态度举止)

 

在与他人沟通时,

除了通过语言沟通之外,

我们也会透过对方的肢体语言、语气声调等得到更多的信息。

 

例子内容:“我知道错了。”

状态A:眼睛湿润、低头看地、双手紧握、压低声量

状态B: 眉头紧锁、瞪大双眼、双手叉腰、高亢的声量

 

同一句话,

配搭不同的状态,会有不同的感觉与解读。

在状态A

会感觉到对方是以一种忏悔的心态在表达歉意;

而在B里,

对方所呈现的状态则会让人感觉到其内心有着不甘心的成分。

眼神和态度,就像嘴巴一样会说话,

虽然是同一句话,

但会得不同的结果,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相结合会让我们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在生活之中,

如果可以多使用正面语言,就能得到幸福并提高成功率。

“赞美使人成长”这句话,

一点也没错。

赞美不仅是输出,也是一种反馈。

赞美可以唤醒对方的自觉,促使对方成长。

受到赞美的人,大脑会分泌多巴胺,

开心会激发人们继续执行的动力。

 

那要如何赞美别人的同时又不会造成对方得意忘形呢?

以下是使对方自我成长的赞美方法:

① 针对“希望对方做得更好的行为”赞美

② 用具体的方式赞美

③ 满足对方希望获得肯定的期待

④ 透过文字赞美

 

除了赞美,

人们更多时候会说出不好的话,

其中包括:说人坏话。

有人认为说人坏话可以帮助自己排解压力与负面情绪,

其实,

说人坏话就是负面人生的开始。

 

研究显示,

说人坏话不仅不会减少自身的压力;

反而会增加压力,

刺激压力荷尔蒙 “皮质醇”的分泌。

此外,

经常说人坏话,批评别人的人,

罹患认知症的风险比不常做这件事的人高出三倍。

 

输出会强化记忆。

如果经常与他人说主管的坏话,会加深对主管不好的记忆与情绪,

这会导致我们下意识会流露在非语言之中。

虽然对方没有当面听到坏话,但是也能从非语言中感受得到,

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

 

说人坏话是一种负面思考的练习,

把自己变成专挑他人毛病的人。

其实这个看似细小的举动并未对你的人生带来更好的未来,

反而正在慢慢侵蚀着你的生活。

 

写 (Write

输出的基本方法,就是“说”和“写”,

而“写”更能留下记忆。

 

写,

会刺激大脑的网状激活系统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简称RAS)

RAS指的是从脑干输往整个大脑的神经结构,

等于神经的网络,也称为“注意力塔台”。

刺激RAS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

写得越多,

大脑会变得越活络。

 

那要写什么?

或许是不擅长“写”的人所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日记、笔记、待办事项、部落格、旅游手账、阅读心得、影评等等,

都是可以促使自己提笔开始写的第一步。

 

如果你的目的是写出一篇好文章,

那么除了“多读多写”,那也别无他法。

听取别人的建议、批评、优点、缺点、修正和改进等意见,

接受别人对文章的反馈可以促使自己精益求精。

 

在网路上写文章,

等于让自己身处在批评之中。

被阅读的紧张感,

有助于提高写作时的专注力,刺激自己写出更好的文章。

 

如果不知从何而写,

那么或许可以考虑写下读书心得。

把阅读后的感想和领悟发表到社群网站,

不只能加固阅读时的所得,还可以分享知识。

不擅长去写,没关系,

最重要的是踏出第一步!

 

人在开心时,

大脑会分泌幸福激素多巴胺。

多巴胺可提高记忆力、学习能力、达成力等等。

以愉快的心情去书写,

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与执行的效率。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开心的写,工具很重要。

选择对自己而言,最适合的文具和输入工具,

如:尺寸大小适合的笔记本、写起来流畅的原子笔、

适合手掌大小的滑鼠等等。

大方投资可促使自我成长的“伙伴”,有助于自己顺利的工作。

 

行动(Do

如果大量学习新知识,

但在行为上却没有任何改变,

那只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

采取具体的行动,

和昨天的行为不同才叫自我成长。

将“自我满足”转换成“自我成长”,

才会对自己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方向。

 

其中能促使自我成长的输出方法之一就是“教人”。

 以教人为前提所进行的学习,

以能够说明给他人听为目标的学习,

会提升记忆力,并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人包括输入,反馈和输出,是自我成长的三大步骤,

是最完整和最强的输出方法。

 

平时如果没有教人的机会,我们可以自己去制造机会:

① 以一对一的方式,朋友之间互相教

② 成为讲师

③ 参加或主办读书会或研究会

④ 成为专业讲师 (收取费用教人)

 

教人看似给予,

但其实自己得到的收获也特别多,

是一个双赢的方法。

教人,

是效果极好的自我成长之一。

 

再来,

另一个让自己有所成长的有效输出法便是走出舒适圈,

进行一场自我挑战。

当人们在挑战新事物时,会激发多巴胺的分泌。

这种带来开心情绪的幸福激素也是推动自己学习新事物的学习激素。

 

没有挑战,就没有成长。

在安心的舒适圈里并不会让人成长,

因而不会让多巴胺提升。

但过于困难的挑战也并未能激发更多的多巴胺,

鲁莽挑战高难度的事会带来反效果。

在挑战过于困难的危险区里,

会让人感到恐惧与害怕,导致压力荷尔蒙上升,

最终会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

 

只有在适度的难度下不断努力,

挑战小目标则会激发多巴胺。

一小步的挑战,一小步的成功,

一步步地靠近自己想要的目标。

反复告诉自己“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挑战的难度要慢慢增加,

而非突然晋升到最困难的状况才是最好的办法。

 

面对挑战,

偶尔也会有被打倒的时候。

人们畏惧“失败”的感觉,

所以不敢挑战。

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的人,

只能裹足不前,

永远只能停留在同一种状态。

 

其实,

世上并没有“失败”,只有“犯错”。

 

尝试 → 犯错 → 找原因 → 思考对策 → 再挑战

 

只有透过不断的尝试和犯错,

我们才能拥抱新的认知、思维与知识,

让自己持续不断成长。

所以不断的尝试对于自我成长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输出。

 

“犯错是成功的基础。不要害怕犯错,大胆地勇于尝试。”

 

输入 = 吸收 (读、听 → 改变“大脑世界”)

输出 = 运用 (说、写、行动 → 改变“真实世界”)

 

透过输入,

我们让新的知识与认知注入到大脑里面。

通过输出,

用我们的行为与实践去改变我们真实的人生。

不再只因为输入而陷于自我满足之中,

而是透过输出,

踏实地进入到自我成长的道路里。

 

-------------------------------

 

微说:

作者桦泽紫苑是开启我脑科学知识的“启蒙老师”,

虽然我暂且仍然只知道皮毛,

但他的书籍的确拓展了我原有的认知,

使我获益良多。

他的风格多是让人感到舒服与轻松的路线,

文字简明易懂,所给予的方法也容易执行。

因为以上种种,

所以我不会错过他的新书。

不知不觉中,

已读完他的四本著作,而每一次都让我有所获得。

 

在不知不觉之中,

我的阅读小分享已经进行了两年。

在部落格写阅读分享文的初心是想要把好书分享给更多的人、

想要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散播阅读的美好、

想要训练自己那已逐渐生锈的大脑,

希望把知识输进大脑,让它活络起来。

 

因为想要精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所以偶尔会到图书馆去借阅相关书籍。

对于自己的书写方式,

暂时希望可以用更简明扼要的文字去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

 

在重新装修完毕的国家图书馆的书架上,

看到了这本我原就想要购买的新书。

霎时间,内心的喜悦直冲云霄。

 

输出就是这本书的核心,

输出 = 加深记忆

就是我开启阅读小分享的其一理由。

以下是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

立马可以改善与实践的“输出”方法。

 

输入和输出的比例

这几年来,

阅读(输入)让我的大脑世界发生了变化,

写下阅读分享文(输出)也真的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

 

但把时间分配到工作、家庭和个人兴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尤其当前二者日益渐忙的时候,

变相的便是个人时间日益减少的状况。

个人时间都用在阅读(输入)多于写阅读分享文(输出)是现在的状态,

其比例为82

输出所需要用到的时间与精力多于输入,

以致以上的状况发生。

 

在看完此书后,

我了解到输入与输出的黄金比例应该为37

让我想起自己严重失衡的比例。

 

为了不单只是让自己感觉到“自我满足”,

而是要促使自己“自我成长”,

我将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现阶段输入与输出的比例,

让自己在大脑世界与现实世界里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分钟开始行动

拖延症偶尔会在某个时段突然打扰,

许许多多的借口总会在脑中回荡,

如:没有灵感、身体不适、工作忙碌等等……

所以今年输出(阅读分享文)的进度一直停滞不前。

 

作者介绍了关于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的知识,

它是大脑的动力开关。

当伏隔核的神经细胞开始运作时,

会对海马迴和前额皮质发送讯号,

产生动力。

从开始到产生作用,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

 

“先开始做了再说”

 

只要努力五分钟,就能启动“动力开关”。

你怀疑吗?

我做了实验,

我就坐在电脑前面,打开部落格,按下键盘,持续5分钟……

结果:你眼前的这一篇阅读分享文就诞生了。

 

“三十分的完成品”

刚才说到拖延症,

其中一个促使它发生的原因便是我对于自我的要求有点高。

害怕自己无法写出能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急于一开始就想写出一篇自己认为满意(可能70分以上)的文章,

因而一直无法开始坐下来好好去开始写今年的第一篇阅读小分享。

 

花时间琢磨“三十分的完成品”是作者在写文章时惯用的方法,

先一口气把文章写完,

再花时间“改稿”和“琢磨”。

“以三十分为目标”,

再慢慢修改,提高完成度。

 

按照书中的方式,

我尝试了,也做到了。

成品便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一篇阅读分享文。

做到的意思并不是我写得有多好,

而是我不再执着于一开始就要写好的偏执

(带来压力,所以迟迟不敢开始)。

最重要的是我又重新开始“输出”,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希望我能持续书中所给予的小撇步,

用余生去建构自己的“成长螺旋梯”

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不断输入 → 持续输出 → 得到反馈 → 自我成长

 

-------------------------------

作者其他著作的阅读小分享之链接: 

 《人生烦恼咨询室》

 《最高学习法》

 《别再错用你的脑,七招用脑法终结分心与瞎忙



《阅读接力计划2024》 - 阅读小分享


 《阅读接力计划2023》总目录

 

《阅读接力计划2022》总目录

 

 

#2024windf  #阅读接力计划 #阅读接力计划2024  #微光windf  #微光windf

《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어서 오세요, 휴남동 서점입니다)

《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阅读接力计划 2025 第十四本 之 《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 어서 오세요 , 휴남동 서점입니다 )   ISBN : 978-626-349-269-1 作者:黄宝凛 ( 황보름 ) 译者:简郁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