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7 April 2023

《已亮的天空》


阅读接力计划2023

第八本

已亮的天空


ISBN:978-983-169-125-0
作者:冯以量

F12.23.01

『我也因此慢慢地了解这一连串发生在我生命中很悲惨欲绝的事件,

并不是要把我击败,

而是让我更能体会生命存在的意义。』


『......』:文字摘自书本

(......):自己小小的想法/感触


这是冯老师用生命在记录的人生。

过往像似倾盆大雨的夜晚,逐渐转向洒下阳光的现在。

过程中有血有泪,

这一路上的心情并非用三言两语就能道尽心中所有的一切。

从前埋在心中各类的种子,

后来逐渐发芽开花。


『我相信一个孩子来到他的家庭,

终其一生最大的目标是“得到爱”,

而影响其一生最大的恐惧就是“失去爱”……』


冯老师的爸爸有8个兄弟姐妹,

身为长子的冯爸爸继承爷爷(早逝)的杂货店生意,

一大家子10多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一对夫妻 + 一双子女 = 冯老师的原生家庭,

冯老师是家中的老幺。

原本简单的家庭,

因为冯爸爸沉沦在赌海之中而变了味儿。

冯老师10岁那年,

冯爸爸染上赌瘾以致家族生意失败。

欠下赌债的冯爸爸只能逃离家园,

留下妈妈、姐姐与自己在婆婆的家中生活。


爸爸

吸收着别人对于爸爸的负面评价,

冯老师也逐渐怨恨起自己的爸爸。

父爱缺失的几年中,

冯老师与爸爸的关系越来越糟。

直到冯老师13岁的时候,

患上末期癌症的爸爸终于回家了。


怨恨爸爸的冯老师无法帮助妈妈好好照顾爸爸,

经常对重病的爸爸呼呼喝喝。

这一幕幕的“复仇”片段,

别人看来是不孝,

但那是事实吗?

其实,

那并不是叛逆;

而是因为想要得到爱。

“为什么你不能多爱我一些?我那么爱你,你却对我那么坏?”


(痛恨爸爸的真相是因为渴望得到父爱,

但那时的小孩又如何知道那心中最深层的意思呢?)


四月的某一天早上,

大家都慌了!

当冯爸爸全身抽筋,手脚突然变紫的时候,大家都忙成一团。


『我一直以为妈妈还在抱怨爸爸的失责。

我一直以为姑姑们与婶婶还瞧不起爸爸。

我也以为姐姐像我一样恨爸爸。

可是,

这一次,

我完全看错了。』

 

而怨恨爸爸的冯老师也急着前往神台,

跪拜请求祖先们不要把身患重病的爸爸给带走。

但,

爸爸就长眠在地上,

呼吸停止了…

 

(在死亡面前,什么都不再重要了。)

 

葬礼的那几天,

大家都非常伤心,哭得泣不成声,包括冯老师。

一位姑妈忍不住责骂说:“生前那么不孝顺他,现在哭给谁看?”

 

『说真的,

当时的我最需要的是大人的陪伴与谅解,并非教导。

大人只要肯拍拍我的肩膀或给我一个拥抱;

那种温暖,胜却任何的言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处理悲伤的方式,

大哭大闹就是孝顺?

眼泪往心里吞,便是不孝?

悲伤没有既定的形式,何来哀伤的方程式?)


『儿子在等待,

等待父亲给予肯定与关怀。

同时,

父亲也一直在等待,等待儿子送出尊敬与爱。

这就是父子之间矛盾与挣扎所带来的遗憾。』


妈妈

『我认为一位传统封闭的妈妈,好比毒药,会使公主或王子变成青蛙;

而一位明朗开放的妈妈,好似沃土,能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孕育孩子不同的个性。

孩子未来的生命是滋润抑或枯燥,妈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冯老师的印象当中,

冯妈妈一直都很忙。

忙着照顾他们两姐弟,还要帮助冯爸爸打理生意。

冯爸爸染上赌瘾之后,

冯妈妈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

而当冯爸爸离开人世之后,

冯妈妈则必须挑起大梁,

身兼父职抚养孩子们长大。


严厉教导是冯妈妈的育儿之道,

期望孩子以后可以成大器。

就算为了生计而忙碌,

她还不忘鞭策孩子们要努力向上。


16岁的冯老师再一次迎来人生中另一件大事。

冯妈妈患上了第三期的癌症,

必须离开家乡到异地医病。

未免妈妈担心,

两姐弟变得更加的独立


癌细胞扩散,

冯老师希望可以向老天讨价还价。

他宁愿自己折寿来延长妈妈的寿命,

但又怎么可能呢?


与癌症抗争几年后的妈妈在1990年的元宵节再度昏迷,

不管如何呼叫妈妈,

她都没有回应。

那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元宵节呀!


让医生打多一支延长生命的针?还是让妈妈不再受苦?

这两难的决定,该如何决策?

 

(无论是哪个决定,都像一把刀刺穿心脏一般的痛。)


午夜12点之后,

冯妈妈过完人生中最后一次的农历新年,

随着佛号离开人间。


把心锁起来,

封闭自己一段日子是妈妈离开之后......

冯老师的状况。

为了实现曾经对妈妈的承诺,

冯老师把悲伤转化为动力,

努力考上大学。


『多年以前,我以为泪已流干了,可是没有。

我以为伤心已过了,可是没有。

它还隐藏在心灵深处。

那是我对父母离去的强烈不舍,

也是我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执着……』


成年

在社会的大染缸里,

会腐蚀内心的一切。

在大城市里浮浮沉沉,

不知道这一生该如何前进,

冯老师迷失了方向。

现在的一切是自己想要的未来吗?


在一次机缘之下,

冯老师参加了马来西亚生命线辅导协会的电话协谈义工培训课程。

转捩点来了...

此后,

冯老师走向了辅导这一条路。

 

『自从我接触了辅导,

我也开始学会表达我自己真实的感受、想法,

而不再把所有负面杂念都往心里头塞;

我也开始懂得什么叫做自我疼惜;

也开始慢慢体会什么是爱、尊重与自由。』

 

(当看到冯老师学习辅导后的蜕变,我也深有同感。

学习辅导之后,真的让我由内到外感到有所不同。

不断重新认识自己,不断重塑自己。

人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能够更踏实的做自己。)


曾经的苦难、埋怨、控诉都在冯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之下转化。

从前埋在心中各类的种子,

后来逐渐发芽开花。

过往像似倾盆大雨的夜晚,逐渐转向洒下阳光的现在。


『坎坷不平的遭遇让我获得了很多上天给予我的礼物。

坚强、独立、智慧及宽恕等等,

这一切都是生命中的厚礼。

而我深信这一些厚礼能让我在未来的生命挑战中继续茁壮成长……


重新选择,

冯老师还给自己一片已亮的天空,

不止温暖了自己;

还照耀了别人。



-------------------------------


微说:

在冯老师回信给朋友的信中提到父母的离开,

会让孩子感到“空”的感觉:

让我突然想起拼图的画面,

一对无法匹配的缺口与缺块。


我的妈妈经常会告诉我,

我们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如她所说, 

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她曾经缺失的一块。


我知道...

如若妈妈离开以后,

我的心随之也会有一块缺口,

会空出一个大洞。


妈妈离开之后,

内心空洞的范围会不会犹如她曾经掉下的那块肉的体积呢?

我想不会,

应该会更大,

因为那是彼此之间的爱所撑大的面积。


此刻,

让我想起 Irvin D. Yalom, Marilyn Yalom 的联合著作 

死亡与生命手记:关于爱、失落、存在的意义

(A Matter of Death and Life: Love, Loss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里的一句话:

"Mourn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悲伤,是我们为敢爱所付出的代价。”


在某天的那一刻,

我相信因为很爱,

所以很痛!


但《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中亦说到:

“死亡结束的只是生命,不是关系。”


虽然心中有一块空洞,

但我相信有些情感会一直在左心房里持续燃烧,

我坚信!



-------------------------------

作者其他著作的阅读小分享之链接:

1. 《陪你到最后》

2. 《你背负了谁的伤》 

3. 《已亮辅导室:寻找光和爱》



《阅读接力计划2022》总目录


《阅读接力计划2023》阅读小分享



#2023windf  #阅读接力计划 #阅读接力计划2023  #微光windf  #微光windf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어서 오세요, 휴남동 서점입니다)

《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阅读接力计划 2025 第十四本 之 《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 어서 오세요 , 휴남동 서점입니다 )   ISBN : 978-626-349-269-1 作者:黄宝凛 ( 황보름 ) 译者:简郁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