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4 June 2022

《陪你到最后》


阅读接力计划2022
第四十二本

陪你到最后

ISBN:978-983-169-225-7
作者:冯以量

2022.06.02 - 2022.06.02
F42.22.01

『功课有两种:

一种是学校的课业,另一种是生命的课业。

前者增进你的知识,后者提升你的智慧。』


生命课题是一辈子都在探讨的事。

冯老师以一则一则的故事带领读者去领悟一些什么。


 『...』:文字摘自书本


通过每一则故事,

我写下了一点点小小的感触,

或是截下了一些书中的句子。


1. 沉默的爱滋,最后的尊严

带着这个十年的秘密直到最后。
他不想要让家人知道,
而家人也明白他的动机。
不戳破的真相,
是家人留给他最后的爱,
给他生命中最后的尊严。


2. 唱最后一首歌给妈妈听

一位被迫长大的小太阳用尽一生把爱照在这个家。
倾尽全力的发光,
他的爱温暖地照耀着整个家。
最后用他的歌声,充满爱的声音,
体贴的为妈妈留下最后的美好回忆。

『有些人还活着,不过心已经死了;
有些人已经死了,不过他们的心,
依然在某个人的心里跳动着。』


3. 两个丧父的男孩

面对死亡,不分年龄。
13岁的男孩该怎么去建立及消化“生死”这个概念?
从来没有人主动提及与学习,
该如何面对?经历?渡过?
面对哀伤,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处理的方式。
旁观者不批判、不说教、不责怪;
默默的陪伴,
我想也是一个体贴的方法。

当两个不同时空,
但面临相同经历的两个人相遇时,
内心或许会开启一个隐形的连接,
心底或许会有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
此刻,
静静的陪伴,足矣!


4. 一份厚礼

经历一场丧亲,
足以消耗全身精力。
短期内经历双亲的相继离开,
是多么大的人生大考验啊!
『直到你长大之后,
你就会像我一样,
感谢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磨练了你、成就了你。
那是一份厚礼,
只要你不放弃。』

用这份伤痛转化为养分,
好好的滋养现在的土地,
在未来开出茁壮的幼苗。


5. 他们都还在

有时候看不见,我们以为就不在。
其实,
有些东西它一直都在❤️

看完这则故事之后,
我脑中浮现的...
是皮克斯电影《Coco》里Miguel一家与祖先们的温馨画面。


6. Only Love does matter

能看见,能听见,能说话;
当我们原以为最简单的事变成了奢侈…

一个卓越的女强人,
原以为生命重要的部分是金钱、名利、成就。

而在生死面前,
原以为重要的一切,也已不再那么重要。
家人的爱在最后的旅程,则是最难能可贵的宝藏!
『“Money does not matter. Only love does matter. ”』

7. 生日快乐

『面对死亡的时候,有人记起她的生日。那并非纯是感动而已。』
一个照顾者不习惯被别人照顾,
而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来照耀他人。
没有人问过蜡烛痛不痛,
没有人问过蜡烛的感受。
她默默付出,
默默的奉献直到最后的一刻。
父母的爱,
这无私的爱,这真挚的爱💕


8. 爸爸没有告诉我

『做儿子的,永远渴望父爱,可是父亲却战兢不敢靠近。
做父亲的,永远渴望子爱,可是儿子不晓得如何靠近。

儿子等待父亲给予肯定和关怀;
父亲等待儿子送出尊敬和关爱,

双方都在等待……』

爱要及时,勇敢说出来!


9.1 阿龙的故事:一碗饭

15岁的孩子,妈妈刚离开,爸爸得了末期肝癌。
当同龄人在与朋友逛街吃饭的时候,
他先要照顾病重的妈妈,后要看顾生病的爸爸。
伤心、愤怒、无奈与无助伴随着他,
逼迫自己要瞬间长大。

『在许多家庭里,我看到父与子、母与女的亲子关系之间,
如何在权力上彼此斗争;
如何在言语上彼此伤害;
如何在对错上彼此争论。
我们拥有很多,可是依然不满足;
我们获得很多,可是依然想占有;
我们得到很多,可是依然不开心。


讽刺的是,
在一个连吃一碗饭都成问题的陈家里,
我看到父与子如何心连心,
如何珍惜彼此的存在,
如何共同度过巨大的死亡难关。
他们俩之间完全没有亲子问题 - 孩子没有叛逆问题,
爸爸没有掌权问题。
在这一个家里头,
我看到了死亡的教育。』

9.2 阿龙的故事:我要念书

『功课有两种:
一种是学校的课业,另一种是生命的课业。
前者增进你的知识,后者提升你的智慧。』

遇到艰难的考验,
15岁的孩子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
他记得妈妈的遗言,遵从妈妈指引的方向,
在人生中,
勇敢的逆风飞翔。

『我深信老天爷不会待薄用心的人们。
老天爷一定是在这些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强大的潜能。
所以,
一切苦难的降临,
都是为了要准备他们、
成就他们去做一个更成熟的、
更自在的人。』

故事的叙述,
让我感觉到在孩子经历这段艰难的过程时,
冯老师的帮助与陪伴对那孩子来说,
至关重要。

9.3 阿龙的故事:爸爸的心跳停止了

『因为我曾经拥有,所以必须经历失去;
因为我曾经开心,所以必须经历伤心。』

以上文字,让我想起了去年阅读的一本书
《死亡与生命手记:关于爱、失落、存在的意义》
❨A Matter of Death and Life : 
Love, Loss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里头的一句话:
“悲伤,是我们为敢爱所付出的代价” 
(Mourning is the price 
we pay for having the courage to love others.)


人生中,我们曾经有多爱;
失去后,我们就会有多痛。
但成长的路上不会因为我们怕痛,
而不再去把爱传递到我们挚爱的心里。

阿龙的故事三部曲让我印象非常之深刻。
他是一位勇者,
祝福阿龙。


10. 死亡跟前,我们微笑

一场中秋庆祝会,温暖了许多病友与家属的心。
一首首温馨的歌曲,让大家的嘴角都微微上扬了。

『是的,
人生能在欢笑之中离开人间,
是最美的句点。』

继《善生》、《善终》和《允许自己选择爱》之后,
很幸运地可以读到另一本老师的著作。
我喜欢冯老师的文字,
那是一种温暖人心的文字。

让人可以选择用另一种感官去接触“生死”这门人生大课。
没有让人感到压迫的文字,
而是以温和的词句道出一个个故事。
让读者透过他人的故事,
看看自己,看看人生。

读完这一本书之后,
我已有所收获。
如往常一般,
“从死看生”是我和自己对话时所探讨的方向,
到底“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为何?
通过此书,
又有新的冲击进入到我的人生当中,
我又已不再是昨天的那个自己了。


死亡,
原来它是这样子的老师。
在死亡面前,
不管是大人或者青少年,
都自然地变得谦卑,
自然地学会珍惜。』





作者另一本著作的阅读小记之链接:






#2022windf #阅读接力计划 #阅读接力计划2022 #微光windf #微光windf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看穿生死,好好告别:国际安宁医疗专家的30个临终纪实》 (With the End in Mind: Dying, Death and Wisdom in An Age of Denial)

《看穿生死,好好告别: 国际安宁医疗专家的 30 个临终纪实》 (With the End in Mind: Dying, Death and Wisdom in An Age of Denial)   阅读接力计划 2025 第十七本 之 《看穿生死,好好告别: 国际安宁医...